前台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加我

返回顶部

ESG会带来新一波“洗绿”浪潮吗?——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法律关切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即将推出新的“气候披露监管措施”的消息引发关注。一时间,“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成为了法律人所热议的话题。对于长期关注ESG领域相关研究与进展的读者而言,SEC新监管措施所引发的这一波ESG的热潮可能早在预料之中。毕竟,早在2021年3月,SEC已经宣布要在其执行部门内增设“气候与ESG”工作组,负责对与ESG有关的不当行为的调查以确保投资者可以获得与ESG相关的准确信息。而同年6月,SEC就如何制定新的ESG监管规则与指南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行为,则无疑预言了新的ESG监管措施的出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然而,对不熟悉这一领域的读者而言,ESG可能只是一个似懂非懂的概念和一些捉摸不清的标准。那么ESG到底是什么,SEC这次新发布的监管措施又会对公司治理特别是那些意向赴美上市的公司的治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出发,试图帮助读者厘清ESG这一概念,并对其对公司治理的可能影响提供自己的分析与思考。




★  什么是ESG?★




ESG是英语中“Environmental”、“Social”与“Governance”这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对于如何翻译ESG这一表达,目前尚没有统一而权威的译法,此处我们依据其英文原意,暂译为“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这一概念与“企业社会责任”(Coope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这一概念存在密切联系。在ESG这一术语出现前,法律界通常用“企业社会责任”(CSR)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在ESG这一术语出现后,因为两者外延范围和关注重点不尽相同等原因,ESG和“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逐渐被接受为两个各自独立的法律术语并在不同语境中使用。

在宏观层面,ESG主要被用来衡量某项投资或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将ESG因素纳入考虑当中的企业,其在做出决策时,不仅会将短期经济利益纳入考虑,还会将该决策对企业长期生存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质量的影响纳入考虑当中,从而做出有助于企业长期业绩增长、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商业决策。

而在微观层面,ESG这一概念又包含“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三个各有侧重的面相。其中,“环境”这一面相主要侧重于评估公司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维护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其所关注的重点包括:气候变化、资源管理、污染与排放以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议题。

其中,气候变化议题主要关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注重这一议题的公司,在其经营与投资活动中,将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传统能源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性能源的使用、同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减缓气候变化战略。

资源管理议题主要关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利用水、矿产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通过提升资源利用率的方式来减轻企业运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关注这一议题的企业通常会建立完善的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废物和副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并制定执行自己的资源保护措施。

污染与排放议题则主要关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水平、废物处理方法、废气、废水的排放与治理水平以及对当地环境法规的遵守程度等问题。关注这一议题的企业通常会采取改进工艺或加装完善的废物处理措施等方式,来减少三废排放、减轻其排放给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议题则主要关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珍稀动植物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造成的影响。关注这一议题的企业通常会提前对自身经营活动对当地生态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提交报告,并通过设立保护区、改变设计方案等方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ESG中的“社会”这一面相则主要侧重于评估企业与其员工、客户、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其所关注的重点包括:劳工、人权、多元性与包容性、社区参与和客户关系等议题。

其中,劳工议题主要侧重于评估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待遇,包括是否提供公平的工资、安全的工作条件、充分的健康和安全保障措施以及良好的员工权利等。而人权议题则主要关注企业对人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其重点在于评估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是否存在使用童工、强迫劳动、侵犯原住民权利等问题。

多元性与包容性议题主要侧重于考察企业是否做出并履行了其对员工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承诺。这种承诺通常包括对员工性别与种族多样性的承诺,对平等工作机会和平等报酬的承诺。社区参与议题则主要关注企业是否与其所在的社区存在良性互动,这种良性互动通常包括为社区提供工作机会、在社区中进行慈善活动以及制定和执行社区发展促进计划等。最后,客户关系议题则主要关注客户满意度、产品安全及数据隐私等问题。

ESG的“公司治理”面相主要关注考察企业内部完成公司治理与经营所涉及的系统、结构与流程。具体来说,这一面相主要关注企业伦理、披露与透明度、董事会结构与独立性、高管薪酬、风险管理等议题。

其中,公司伦理议题涉及评估企业在治理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以及其在商业实践中的诚信程度等问题。披露与透明度议题则主要关注企业在财务报告、相关信息披露以及与利益相关者沟通方面的透明度。而董事会结构与独立性议题则主要关注企业董事会的组成和独立性、他们的资格、专业知识以及提供有效监督的能力等问题。此外,高管薪酬议题主要关心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公平性和一致性,以及高管薪酬情况的披露等问题。而风险管理议题则关心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消解。




★  “洗绿”,ESG背景下的理性决策?★




“洗绿”一词最早由环保主义者Jay Westerveld在其于1986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洗绿”:欺骗性环境广告现象》的文章中被首次使用。当时,Jay Westerveld创造了这个词来描述企业使用误导性或未经证实的环境声明或环境报告来使其产品或决策看起来比实际更环保的做法。从那时起,改词得到了广泛地使用。目前,“洗绿”一词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虚假的,或具有误导性的,将企业的产品、活动或政策描述为环境友好的或可持续的做法。而事实上,它们可能对环境几乎没有积极影响,甚至存在负面影响。

“洗绿”一词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公司开始认识到将自己定位为对环境负责的营销潜力。通过将自己描绘成环保的,公司可能会寻求吸引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获得竞争优势,或改善其公众形象。目前比较常见的“洗绿”方式包括:

1、使用含糊或未经证实的说法,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洗绿”的企业通常会大量使用“环保”、“绿色”或“可持续”等通用术语,但却无法或拒绝提供具体证据来证明或明确这些术语在其产品或运营中的定义。如,美国某知名家用清洁品牌曾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清洁产品,并以“环保”和“绿色”作为其主要卖点。该公司声称这些新产品相较其它清洁产品更为“环保”,对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更小。

然而,该企业事实上并未提出任何具体证据来证明其宣传符合实际,也没有为其所使用“环保”、“绿色”等术语提供任何明确的定义。事实上,独立环保组织和消费者权益倡导团体通过调查发现,上述清洁产品在其配方中,仍然使用了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有害化学物质。同时,该企业也没有披露完整的成分清单,或对其产品的全周期影响进行评估。

2、象征性努力,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源对其某项环保举措进行大力宣传,以建立起“环保”、“绿色”的企业形象,从而引导公众忽略其运营活动所造成的整体影响。如,某知名英国石油企业曾发起过一场耗资2亿美元的著名公关运动宣传其“绿色”、“环保”的形象。同时该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70亿美元巨资,通过收购其他太阳能企业,迅速将自己包装成一家大型太阳能公司。然而,与此同时该企业也在继续加大投入,扩张油气事业,并在数年后,悄无声息地出售了其所有可再生能源资产,重新专注于化石燃料业务。

3、使用具有误导性的标签或认证,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通常会使用具有欺骗性或误导性的标签、符号或认证,以暗示产品或服务符合某些环境标准,而事实上却不符合。如,美国某知名有机食品企业声称其能为消费者提供广泛而健康的有机食品,以迎合注重健康的消费者。该企业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地展示了一个有机认证标志。该标志给人的印象是,该企业的产品经过了有机认证,符合严格的有机农业标准。

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所进行的调查显示,该企业的产品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信誉良好的外部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其包装上的标志与一家信誉良好的外部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标志非常相似,但存在一些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注意到的细微差别。

进一步调查则显示,该企业创建了自己的内部认证机构,与公认的有机标准相比,其内部认证机构所使用的标准明显宽松。事实上,该内部认证机构允许企业在不符合行业公认要求的情况下将产品标记为“有机”。

从长远来看,企业“洗绿”的行为,不但会侵蚀消费者的信任,破坏合法的环保努力,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会对公司长期利益形成巨大风险。“洗绿”一旦被发现,往往酿成巨大的丑闻,将极大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同时也有可能面临来自监管部门巨额罚金和来自消费者的大量诉讼。

如,2015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查获,某德国知名汽车企业在美销售的车辆,发动机控制器中都被植入了特殊软件,以规避官方检验。这些软件会在官方检验时自动调整相关参数以通过废气排放标准,但实际上这些车辆排放的废气均超标十至四十倍。该事件被曝光后,迅速成为引发各界关注的重大经营丑闻,该企业CEO被迫辞职。同时,该企业还不得不召回并改装近1100万辆涉事汽车。并向美国监管部门缴纳了150亿美元罚金。

可见,“洗绿”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监管压力,同时一旦“东窗事发”也将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说早期企业进行“洗绿”尚属于一种“理性”的选择,那也主要是因为在环保概念初兴的那个年代,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监管机构,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均尚显幼稚,在缺乏对企业严格监管的同时,又往往容易轻信企业的自我宣传。这就使得“洗绿”在当时成为了一种风险较小,而收益则可能巨大的经营策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企业“洗绿”策略的警觉性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为了打击“洗绿”行为,各种社会组织、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制定了大量相关指导方针、标准和认证,以核实和验证环境声明。同时,监管机关还通过各种法律文件在监管虚假或误导性的环境广告方面发挥作用,SEC即将推出的相关监管措施,就属于上述法律文件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无视“洗绿”的困难和所可能造成的潜在的巨大经营风险,而继续采取这种策略恐怕并非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 ESG背景下的公司治理调整 ★




正如上文所述,在与ESG有关的监管措施和公众认识均已日渐成熟的今天,再试图通过“洗绿”等方式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已经变的困难,同时还会有较大的风险。而真正将ESG因素纳入公司治理当中,设计新的符合ESG理念的公司治理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那么对于那些准备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而言,应当采取怎样的做法才能使自己更好的满足SEC在ESG领域的要求呢,在笔者看来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熟悉和了解SEC的ESG相关规则

作为准备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了解SEC关于企业自身ESG情况披露的准则和期望至关重要。目前,SEC对赴美上市企业ESG相关情况的披露要求主要体现在其要求企业填写并提交的10-K表格和20-F表格中。拟赴美上市企业应当认真研读上述表格,收集和整理上述表格中所要求披露的ESG相关信息,以满足SEC所制定的披露标准。


2、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而专业的ESG评估 

SEC建议拟上市企业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的ESG审计,以验证其披露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因此,拟赴美上市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ESG相关领域,如能源消耗、排放、废物管理和资源使用、供应链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出具独立的第三方报告。这些报告可以增强企业所提供的ESG数据的可信度,并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传递更可靠的信息。



3、使用国际通行的ESG报告框架和标准

SEC鼓励企业使用全球报告倡议(GRI)和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机构的ESG报告框架和标准。这些框架和标准提供了指导,帮助公司确定应该披露的关键ESG问题和相应的度量指标。学习和使用上述国际通用的报告框架和标准所出具的ESG报告,将更有可能满足SEC对上市企业ESG情况进行披露所制定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4、认真准备企业ESG披露

拟赴美上市企业应当认真细致地准备自身的ESG披露,确保企业向SEC提交的文件,如10-K表格或20-F表格中,包括企业全面准确的ESG披露,如有关公司ESG战略、目标、绩效和风险管理方法的透明信息。SEC十分重视ESG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企业应确保其所提供的ESG数据可靠,并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地描述其ESG实践和绩效。此外,公司还应披露用于收集和验证ESG数据的方法和流程。


5、提升董事会对ESG要素的认知程度,鼓励董事会将ESG因素纳入决策过程

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关,其态度最深刻也最根本地决定着企业采用何种治理模式。在ESG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董事会应通过对ESG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与ESG相关因素的了解程度和对ESG相关监管文件的熟悉与了解,意识到ESG相关因素对公司长期经营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董事会应当从了解企业目前在ESG方面的现状出发,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ESG议程,并通过实施该议程,提高本企业的ESG参与度。同时,董事会应当将ESG因素纳入决策过程,正确识别和管理 ESG风险和机遇。


6、组建专业团队负责ESG绩效,提升对ESG相关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并建立明确的问责制度

考虑到ESG因素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的包括环境责任、声誉损害和社会争议在内的重大风险。企业应当充分提升自身对ESG相关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或外部机构对自身进行客观的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并预先制定应对策略的方式,来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



7、纳入独立第三方鉴证,融入监管环境并积极、主动配合监管

SEC公布的最新气候信息披露规则提案中,对部分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独立鉴证提出了要求,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的气候信息质量的信心。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开始介入ESG领域,企业在ESG领域的所作所为必将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对此,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了解自身所处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所涉及地区对ESG监管的新法规和指南,从而主动调整其治理实践以符合这些规范,并展示其对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承诺。

总的来说,在未来5到10年内,ESG将可能塑造和推广一种更为全面和注重长期利益的企业治理方法论。该方法论将把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与企业的财务业绩一起考虑。从而使企业和投资者逐渐认识到ESG考量在推动公司绩效和价值创造方面的重要性。

面对这一趋势,不可否认,通过“洗绿”的方式在不对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思路做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跟上ESG这班车,对企业经营者和股东而言是有吸引力的。然而,随着立法者和社会公众对ESG监管力度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洗绿”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同时,采取“洗绿”模式所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不妨尝试转变思路,拥抱ESG风潮所带来的变化,通过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治理模式,建立将ESG因素纳入考虑之中的新型企业治理模式。因为采取这种策略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建立起长期商业价值从而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邵阳刑事刑法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falvfatiao)提供邵阳市刑事刑法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