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一)《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网络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网络造谣罪: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一)如果是轻伤,应该属于违法,不属于犯罪,如果上法庭,没有证据的话,法庭会采取“合理推断”的方法进行判案,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不会判刑。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等等,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邵阳刑法刑事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xingfaxingshi)提供邵阳市刑法刑事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工程质量不合格是否可以成为拒付工程款的理...
2025/1/27 81第二套首付比例多少,银行提高首付比例的原因
2025/1/27 92法学院培训中心项目获学校终身教育处表彰
2025/1/27 84盈科深圳律师应邀做客腾讯房产《企鹅淘房课》并作法律主题分享
2025/1/27 81拆迁打官司真的打不赢吗,拆迁打官司,真的打不赢吗
2025/1/27 87为什么要找专业的拆迁房屋律师
2025/1/27 81隆安法言l 中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主要亮点及新旧对照表
2025/1/27 87父母的房屋拆迁款女儿有份吗?
2025/1/27 97锚定金融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维护资本市场人民性|盈科金融证券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2025/1/27 85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
2025/1/27 94“投资明星演唱会被骗1200万”案发现新证据 受害人提起刑...
2025/1/27 101公司违规对外担保
2025/1/27 91·【国家立法动态】商务部:原油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废止后 即将出台指导意见
2025/1/27 80电厂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警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025/1/27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