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一)《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网络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网络造谣罪: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一)如果是轻伤,应该属于违法,不属于犯罪,如果上法庭,没有证据的话,法庭会采取“合理推断”的方法进行判案,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不会判刑。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等等,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邵阳刑法刑事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xingfaxingshi)提供邵阳市刑法刑事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J&T资本观察 | 注册制2.0时代的IPO股东核查要求
2025/4/15 432顾金龙:面对股权回购,创始人应当知道的谈判要点
2025/4/13 487不满补偿金额律师助力起诉,镇政府已多次提出协商沟通
2025/4/13 486春节期间法定加班计算加班费的依据是什么
2025/4/13 455新《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亮点——业主篇(下)
2025/4/13 494关于当事人协商解决后如何追究侵权人行政法律责任的批复
2025/4/13 454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案件诉讼程序、共同财产等48个实务问答(收藏)
2025/4/13 4652023劳动合同范本免费,劳动合同书样本
2025/4/13 468国内养老信托的主要法律模式解析
2025/4/13 461最高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等复制...
2025/4/13 451信•条——非法采矿罪与非罪的重构
2025/4/13 483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在深圳施行!首家个人破产事务
2025/4/13 456【新政解读】云南新一轮征收开始!2023年玉溪政府批复,玉溪市这些地方要征地
2025/4/13 446门店合同到期租客不搬怎么办?
2025/4/13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