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自然人、法人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和其他组织是平等主体。”同时《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1。合同的主题是什么
任何合同的订立都不能脱离合同的主体。也就是说,合同标的的存在是前提。当这个前提不满足时,合同就会产生风险,通过合同关系获得相应利益的愿望就会失败。这种不合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二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其次,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履行合同的能力。从《合同法》第二条可见,合同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一)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
什么是学科资格? 《合同法》第九条规定:“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其经批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相应的法律文件(如营业执照、社会登记证等)与公司确定的活动范围一致确定,从公司成立开始,到公司灭亡结束。主体资格认定存在风险。例如,企业是独立法人、法人职能部门还是法人分支机构?首先,您可以查看其营业执照。如果营业执照上明确注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则为独立法人企业;如果只有“营业执照”字样,则可能只是法人分支机构,不承担独立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如果没有营业执照,可能只是法人的一个部门。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审查,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查是否已依法批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其他相关方面。
(二)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履行合同的能力。
企业的履约能力主要体现在其信用能力上,企业的信用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注册资本数额; 2、企业的银行信誉状况; 3、公司资金周转及负债情况; 4、企业的经营效率; 5、企业职工待遇; 6、企业的生产规模等。在进行检查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掌握实际情况,不要被表面现象所欺骗。否则,当事人可能不具备相应的履行合同的能力,而只能以签订合同为幌子谋取非法利益。它不但不能盈利,反而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三)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的行为有效。所实施的合同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
(四)十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包括订立合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表人代理民事活动(包括订立合同)。
2。如何区分合同主体和签约方
合同主体和签约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主体是实际承担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民事主体,而签字主体是实际签署合同的人,可以是代理人或代表人。
作为法人,企业法人的意思表示必须通过法人机构中的特定自然人来行使。特定自然人在法人机构中凭借职务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代表人行为,应当承担代表人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法定代表人制度。此外,企业的其他人员必须获得与外部方签订合同的授权。如果授权存在缺陷导致合同无效,将会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即使是长期销售人员,也很难核实他们是否已经离职,所以公司还是应该坚持检查他们是否有合法授权。实践中,因业务员离职而离开公司后,以原公司名义与外企签订合同的情况并不少见。
邵阳合同法务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hetongfawu)提供邵阳市合同法务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J&T资本观察 | 注册制2.0时代的IPO股东核查要求
2025/4/15 133顾金龙:面对股权回购,创始人应当知道的谈判要点
2025/4/13 206不满补偿金额律师助力起诉,镇政府已多次提出协商沟通
2025/4/13 195春节期间法定加班计算加班费的依据是什么
2025/4/13 180新《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亮点——业主篇(下)
2025/4/13 181关于当事人协商解决后如何追究侵权人行政法律责任的批复
2025/4/13 187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案件诉讼程序、共同财产等48个实务问答(收藏)
2025/4/13 2052023劳动合同范本免费,劳动合同书样本
2025/4/13 202国内养老信托的主要法律模式解析
2025/4/13 192最高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等复制...
2025/4/13 197信•条——非法采矿罪与非罪的重构
2025/4/13 194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在深圳施行!首家个人破产事务
2025/4/13 179【新政解读】云南新一轮征收开始!2023年玉溪政府批复,玉溪市这些地方要征地
2025/4/13 180门店合同到期租客不搬怎么办?
2025/4/13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