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网络侵权、肖像权、爱国主义、民法典
裁判要旨: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行为人在特殊纪念日发表不当言论并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不仅侵犯了个人的肖像权,还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民族情感。法院依法保护肖像权的同时,强调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对于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基本案情: 2021年7月7日,杜某峰在微博上发布一条微博,内容涉及“日本地铁上的小乘客”,并附有楼某熙的照片。该微博引发了网友热议,楼某熙的母亲随后发布辟谣帖,声明楼某熙为中国公民。尽管如此,杜某峰未删除微博,继续发表不当言论。楼某熙以侵犯肖像权为由,对杜某峰及微博平台经营者提起诉讼。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楼某熙对涉案图片中的肖像享有肖像权,杜某峰在特殊时刻发布不当言论,且在网友和楼某熙母亲指出错误后仍不删除,严重侵害了楼某熙的肖像权。法院判决杜某峰向楼某熙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及合理维权费用。
专家评析: 本案是人民法院依法打击网络侵权行为,保护自然人人格权益的典型案件。在数字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社交、表达观点的重要场所,但网络侵权行为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肖像权,禁止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更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本案中,杜某峰在“七七事变”纪念日这一敏感时刻发布不当言论,配以楼某熙的照片,不仅侵犯了楼某熙的肖像权,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和民族情感的严重伤害。法院在判决中不仅依法保护了楼某熙的合法权益,更是将爱国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说理中,体现了司法裁判的引领示范作用。
法院的判决传递出明确信号: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法院强调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突出了维护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价值导向。这一判决对于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具有积极作用,也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本案的裁判结果体现了法律对人格权的严格保护,彰显了司法公正,对于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倡导网络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案,可以看到法院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也积极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邵阳法律咨询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falvzixun)提供邵阳市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2025/2/5 16申请再审法定事由,法律视角下的全面解读
2025/2/5 15土管法条例修订:土地增值收益有待明确|王有银主任接受法治周末采访
2025/2/5 13双重劳动关系的赔偿,关于双重劳动关系有关争
2025/2/5 15开车未随身携带驾驶证怎么处理,驾车必须携带
2025/2/5 17北京倡衡律师获聘担任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2025/2/5 132022年房屋拆迁需要子女签字吗
2025/2/5 17京云律师解读:老人卖掉唯一的住房,竟被中介私吞60万房款!
2025/2/5 18盈科律师接受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采访
2025/2/5 17遗嘱有争议四年了在普法院起诉法院会支持吗
2025/2/5 13武峰律师专家解读——借助司法判例的指引规范作用 夯实汽车经销商合规意识
2025/2/5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5/2/5 16喜讯!铭达所及铭达律师荣获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表彰
2025/2/5 17县政府违法强拆,法院确认违法
2025/2/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