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加我

返回顶部

某地多家医疗企业受到税务处罚,偷逃税虚开为打击重点应关注

编者按:近日,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因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等违法行为,不仅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亦被行政处罚,降低纳税评级等,引发一系列税务风险。严重的将面临刑事制裁。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医药企业偷逃税、虚开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形式总结医药企业偷逃税款、虚开的常见情形,并进行法律风险分析,以期为医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提供建议。


实案观察:医疗企业偷逃税、虚开的常见类型
(一)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成本与费用偷逃税款
1、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不确认收入、不开票
根据江苏省税务局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显示,税务机关通过调取企业银行流水、应收账款明细账、记账凭证、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发现扬州某医疗器械公司在2020年-2022年期间,取得的货款共计138万余元,未确认收入、未开具发票,亦未进行纳税申报,造成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82万余元。税务机关认定该违法行为系偷税,对其处以少缴税款60%的罚款。
该企业通过企业银行账户收取了货款,但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亦未按照税法的规定开具发票,未进行纳税申报。事实上,就增值税而言,即便企业不满足会计上确认收入条件,但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发生应税销售行为,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因此,该企业在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日就产生了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应当在增值税申报表中“未开票收入”中填报。
就企业所得税而言,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规定确认收入。需提醒广大医药企业注意的是,会计收入准则与税法确认收入的规定之间存在一定的税会差异,相关财务人员应当做好调整,避免因政策不熟漏缴、少缴税款。

邵阳不动产法务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budongchanfawu)提供邵阳市不动产法务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