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加我

返回顶部

视点 | 刑事诉讼庭审远程视频作证制度

远程视频作证的规范运行离不开人员、物质、技术三大技术性要素保障,虽然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导致网络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进而引起互联网法院建设进度不一致,但是在现有软硬件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远程视频作证条件下,应进一步提升远程视频作证与网络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空间,本文将从健全远程视频作证智能化应用机制、建立固定、机动的远程视频作证模式、完善音像资料存储规范机制三个方面对如何使远程视频作证更加规范化、体系化进行表述,让刑事诉讼参与人员以及社会公众逐渐接受远程视频作证方式,实现远程视频作证“全面覆盖、逐步完善”攻坚阶段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一)健全远程视频作证智能化应用机制

 

首先,证言笔录电子化是智能化作证的基础与前提,建立健全证人证言随同案卷同步生成机制,离不开全流程无纸化作证的“千灯模式”,只有实行作证身份识别前置(通过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公安身份识别系统等手段确认庭审当事人信息是否适格、准确)、快速标注编目(执行“快速标注指令”,实现连续标注、交错标注、编辑标注等)、证言笔录同步流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类证据同步生成流转)、一键精准归案、全程跟踪等,才能真正早日实现证人作证、诉讼服务与司法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其次,推进全方位智能化辅助办案机制,推进远程诉讼分流模式,迎合“疑案精办(线上线下联合办理)、简案快办(线上一体化流程)”刑事诉讼经济与比例原则,避免简单案件“程序过剩”,复杂案件“程序不足”的困境,进而实现不同程序精准分流的多元价值体系。同时,应积极研发多功能作证平台,完善语音识别、风险预警、画像生成、庭审自动巡查等辅助功能,提高刑事庭审审判质量。

 

最后,加强作证智能化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双机位”作证机制(PC+PC、MB+MB、PC+MB),作证过程中保持紧急联系电话的畅通,不得替代作证,也不得接受任何机构任何方式的助证,不得采用虚拟(化)背景,防止人为操作证人发表证言。规范、完善作证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具备即时存证、异步质证、高效作证(以下简称三证)的统一平台,保障作证流程留痕、数据安全可靠。

 

(二)建立固定、机动的远程视频作证模式

 

探索建立“点对面”远程视频作证模式。正如前文所述,在建立多元化远程视频作证地点基础之上,为防止通过“三证”所获取的内容被删改、盗用、截取,长期以往不宜使用外网进行线上作证,故在司法实践中,事宜通过加密网络通道、内外网分开运行等方式建立固定的“点”(法院)对“面”(公证处、检察院、律所、住处、公正单位等)远程视频作证模式。简而言之,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检法等机关之间设置远程视频作证系统,证人可以就近选择作证地点,实现司法人员在本机关就能够对在同城或者异地的证人进行远程视频询问、质证,打破时空限制,重塑作证模式。此外,在远程视频作证系统完善同时,各级机关应积极尝试建立远程视频作证工作室,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对数据加密工作、传输速度、覆盖范围等各方面进行整合,当然,为避免出现“庭审对抗性被弱化”的可能,作证工作室也应悬挂有国徽、设置专用分屏显示器、监督人员坐席、计时装置等。作证程序完成后,电子、纸质证言笔录、作证录音录像应随同传送或邮寄至法院。当然,在作证工作室等固定场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成熟前,也可以大力推广“移动微法院”等诉讼平台抑或与腾讯、阿里巴巴等技术先进企业联手制定具有音像录制、人脸识别、远程视频作证等专用功能APP。

 

(三)完善音像资料存储规范机制

 

刑事案件远程视频作证音像资料作为电子证据,其获取、保存、传输等方面应设置较为严格的规范程序,例如:对证言笔录上的电子签名进行特殊性审查、传输过程中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同时,对证人作证完成后所生成的电子证据应当及时在法院系统终端对其进行编号、注明案件属性、制作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法院审理的同一起刑事案件,对单一或者多个证人进行多次询问所形成的所有证据应当进行明确区分与分类,统一存放在原始文件夹中,按需建立子文件夹方便后期查询。在导入(出)音像资料的过程中,应检查文件内容是否与案卷材料等原始数据内容相一致,还要注意远程视频作证所形成的视频、音频格式的种类(AVI、DAT、RMVP、MP4、AIFF、MPEG......),因为不同格式对应的体积、图像质量、压缩率、标准等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到音像资料的传输速度、存储空间以及播放器的选择,为避免视频、音频电子证据在不同机关之间出现传输过慢、无法播放等故障,法院与远程视频作证地点之间应当采取统一的视频、音频格式及专用播放器。

 

此外,由于音像资料存储载体本身脆弱性,对存储环境要求较高,导致“保存”不能仅停留于技术层面,还要注重管理层面,法院相关部门应制定存储方案预警与优先保存机制,创造良好的载体存储环境,避免载体腐蚀导致数据无法挽回。同时,对载体维护区分“重点性”维护与“常规性”维护,维护期限届满,将相关数据移出“维护”范围,定期检测存储载体指标,设定危险极限值,必要情况下对存储信息进行数据迁移、复制、仿真(OAIS参考模型)。

邵阳刑法刑事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xingfaxingshi)提供邵阳市刑法刑事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