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惩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牢牢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检披露,2019年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通过与市场监管、药监部门共同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加大对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三年来共批准逮捕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507件2485人,起诉3687件6537人。
2019年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以药品的质量功效为标准,对假药、劣药的种类、认定标准和程序等内容作出新的规定。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应删去了刑法中关于“假药”“劣药”界定的规定,增加了“提供”假药、劣药的行为方式,并增设了妨害药品管理罪。
根据这两部修改后的法律规定与立法精神,结合司法实践,近日,“两高”联合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解释》共计二十一条,自2022年3月6日起施行。该《解释》替代了2014年旧版《解释》,对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等问题作出了系统规定,一经出台,就引起了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为方便读者更好了解新版《解释》的详细变化及修订亮点,星来律师特就《刑法修正案(十一)》中药品犯罪新旧条文不同之处及两版《解释》的差异之处进行了对照,并针对其中的主要变化进行重点解读,供诸位读者参阅。
[1]红色表示新增,蓝色表示更改,绿色表示删除。
[2]《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提供假药、劣药罪”,新版司法解释也增加相应内容,条文中其他类同部分不再赘述。
[3]《关于办理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造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药物非临床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的药物非临床研究报告、药物临床试验报告及相关材料,情节严重的,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定罪处罚;药品注册申请单位的工作人员指使药物非临床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的虚假药物非临床研究报告、药物临床试验报告及相关材料的,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共同犯罪论处。但是,在《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对于药品注册申请造假的行为,应当适用妨害药品管理罪而非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规定。
邵阳交通事故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jiaotongfawu)提供邵阳市交通事故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2025/2/5 17申请再审法定事由,法律视角下的全面解读
2025/2/5 18土管法条例修订:土地增值收益有待明确|王有银主任接受法治周末采访
2025/2/5 15双重劳动关系的赔偿,关于双重劳动关系有关争
2025/2/5 17开车未随身携带驾驶证怎么处理,驾车必须携带
2025/2/5 19北京倡衡律师获聘担任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2025/2/5 142022年房屋拆迁需要子女签字吗
2025/2/5 19京云律师解读:老人卖掉唯一的住房,竟被中介私吞60万房款!
2025/2/5 19盈科律师接受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采访
2025/2/5 18遗嘱有争议四年了在普法院起诉法院会支持吗
2025/2/5 15武峰律师专家解读——借助司法判例的指引规范作用 夯实汽车经销商合规意识
2025/2/5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5/2/5 18喜讯!铭达所及铭达律师荣获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表彰
2025/2/5 17县政府违法强拆,法院确认违法
2025/2/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