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隐名股东”,是虽未被工商注册登记、公司章程等文件记载为公司股东,但实际出资的人。我国《公司法》虽然未直接规定“隐名股东”的法律适用问题,但在附则中规定了“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即承认了“隐名股东”的存在。
由于隐名股东的隐秘性,在实践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了关于隐名股东的纠纷。隐名股东的资格如何确认?显名股东从公司领取分红后不转支付给隐名股东,怎么办?如何设计合同条款,最大限度的保障隐名股东的权益、甚至直接从公司分红?……
最高院在华夏银行股权纠纷一案中确认了如下保障隐名股东直接分红的利益:
隐名股东在显名前能直接从公司获得分红;在时机成熟时,隐名股东可要求显名股东和公司办理股权变更登记,进而成为真正股东。
案件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联大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确权纠纷上诉案[(2006)民二终字第6号]
裁判要旨
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公司共同约定“实际出资人在成为正式股东之前按照其出资比例分得股息、红利”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合法有效。
案情简介
一、1995年,华夏银行股份公司成立,其注册资金25亿元。其中联大集团持股3亿元,占比12%。
二、1997年,汽车销售公司与华夏银行、联大集团签订《协议书》约定:联大集团为华夏银行在册股东,持有三亿元股份,其中两亿元股份实由汽车销售公司出资。汽车销售公司在成为正式股东之前按照其出资比例分得股息、红利,华夏银行直接将股息红利划入汽车销售公司账户,并提供完税手续;待“条件允许”,联大集团和华夏银行将共同完成使汽车销售公司成为正式股东的工作。
三、协议签署后当年,汽车销售公司2亿元出资到位,并更名为润华集团。
四、1998、1999和2000年,华夏银行依约按润华集团按出资比例享有的分红,直接划入润华集团的账户。此后,华夏银行未再按约向润华集团支付2003、2004年的红利。
五、2003年,华夏银行按照每10股转增2股的比例,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东按比例增持股份。至此,联大集团所持股数量为3.6亿股。
六、2005年,润华集团向山东高院起诉联大集团、华夏银行,请求确认联大集团所持有股权中有2.4亿股属于润华集团所有,华夏银行向润华集团支付尚未派发的红利2600万元。
七、本案经山东高院一审、最高院二审,最终判定:将联大集团持有的2.4亿股份变更到润华集团的名下,华夏银行支付红利25178203.83元。
裁判要点
工商登记材料并没有创设股东资格的效果,工商登记并非设权程序,而是一个证权程序,工商登记材料是证明股东资格的表面证据。故在出现出资纠纷时,股东的确定不能仅以工商登记为准。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发生股权确认纠纷,应当根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探究其真实意思表示。
润华集团获得分红拥有合同依据,润华集团获取分红的依据是其真实的出资行为及三方当事人的协议约定,而不是以其是否为华夏银行的在册股东为条件。华夏银行未经润华集团同意而应支付红利而不支付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
致敦建议
一、对于隐名股东来讲,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应注意以下两点:
1. 隐名股东争取与显名股东及公司三方签订协议!
三方协议约定内容可以参考本案的约定:“名义股东为公司的在册股东;实际出资人在成为正式股东之前按照其出资比例分得股息、红利;待实际出资人作为正式股东的条件成就时,名义股东和公司共同完成使实际出资人成为正式股东的工作”。
2. 若隐名股东投资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应尽可能要求其他过半数股东也在股权代持协议上签字确认。
避免其他股东以行使优先购买权为由,阻碍隐名股东变更为显名股东。
二、公司和显名股东应知悉此规则:当各方已签署在隐名股东成为正式股东前由公司直接向隐名股东支付红利的条款时,公司无权以隐名股东无股东资格为由,擅自将红利支付给显名股东。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二条 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股东的出资额;
(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一百四十一条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摘编自公司法权威解读,有删改)
邵阳法律咨询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falvzixun)提供邵阳市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农村宅基地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呢?
2025/4/3 43征收补偿"一把尺子量到底"!量你家的这把尺子,刻度清晰吗?
2025/4/3 37聚焦党的二十大 | 炜衡律师事务所党委坚持“三度” 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细走实
2025/4/3 34·【国家立法动态】《机动车登记规定》实施10天平稳顺利 小客车登记全国“一…
2025/4/3 43股票质押的债权止损必知4要点
2025/4/3 45教育培训合同如何约定避免歧义——蒋某某与某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培训合同纠
2025/4/3 39木垒县法院:牢记使命永不放弃,十年积压案件终于审
2025/4/3 42民间借贷纠纷应怎样认定处理
2025/4/3 46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
2025/4/3 37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应在什么时间内请求撤销?
2025/4/3 36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2025/4/3 43出席《郭翔教授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与学术活动座谈会》
2025/4/3 39圣运简讯:诉讼胜山西省运城市国土资源局
2025/4/3 40德恒发布《中国反垄断法》7月期
2025/4/3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