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订保密协议应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公平原则,兼顾双方的利益。我国《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是劳动领域中订立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密协议跟其他协议一样,首先必须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则,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明确保密范围。不同的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所持的商业秘密是不一样的,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务必把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明确下来。此外,当商业秘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和职工个人劳动成果双重性质时,例如广告公司策划人员的创意工作、IT公司技术人员完成的编程、数据库等,应当特别注意明确其性质属于个人著作权还是公司商业秘密、当事人是否要承担保密义务。
(三)明确保密主体和保密义务期限。除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这两种涉密岗位以外,一般员工(包括不承担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承担保密责任;掌握了商业秘密的员工的家属、朋友,对保守商业秘密也应该履行同等义务。
二、保密协议违约金上限
违约金法律没有规定限额,应当双方协商。不过,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所以你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三、员工保密协议期限
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关于保密期限,许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便不再负有保密义务,实际上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都负有保密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
员工在离职之后,若擅自公开或使用,则构成侵权,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之后,员工一般不负有保密义务。很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签订保密协议应注意的问题的相关知识,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邵阳法律咨询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falvzixun)提供邵阳市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农村宅基地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呢?
2025/4/3 53征收补偿"一把尺子量到底"!量你家的这把尺子,刻度清晰吗?
2025/4/3 44聚焦党的二十大 | 炜衡律师事务所党委坚持“三度” 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细走实
2025/4/3 38·【国家立法动态】《机动车登记规定》实施10天平稳顺利 小客车登记全国“一…
2025/4/3 50股票质押的债权止损必知4要点
2025/4/3 50教育培训合同如何约定避免歧义——蒋某某与某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培训合同纠
2025/4/3 44木垒县法院:牢记使命永不放弃,十年积压案件终于审
2025/4/3 51民间借贷纠纷应怎样认定处理
2025/4/3 53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
2025/4/3 41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应在什么时间内请求撤销?
2025/4/3 41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2025/4/3 48出席《郭翔教授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与学术活动座谈会》
2025/4/3 43圣运简讯:诉讼胜山西省运城市国土资源局
2025/4/3 43德恒发布《中国反垄断法》7月期
2025/4/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