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自媒体时代兴起之后,网络上各种谣言四起,朋友圈里常常被一些‘提醒性’的谣言刷屏,“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扩散!捡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
上述这些谣言看似善意的的提醒,实则是一些不法分子的一种营销手段,对于网络上随意散播的谣言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呢?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网络上随意散播谣言需要承担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因此,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互联网时代网络言论真真假假,难辨是非,在日常生活中,温馨提示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发布的内容,要学会甄别信息,共同抵制虚假信息扩散,以免不小心被不法分子利用触碰法律红线。
上述这些谣言看似善意的的提醒,实则是一些不法分子的一种营销手段,对于网络上随意散播的谣言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呢?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网络上随意散播谣言需要承担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因此,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互联网时代网络言论真真假假,难辨是非,在日常生活中,温馨提示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发布的内容,要学会甄别信息,共同抵制虚假信息扩散,以免不小心被不法分子利用触碰法律红线。
邵阳刑事刑法律师事务所(www.tieqiaolawyer.com/falvfatiao)提供邵阳市刑事刑法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
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2025/2/5 30申请再审法定事由,法律视角下的全面解读
2025/2/5 32土管法条例修订:土地增值收益有待明确|王有银主任接受法治周末采访
2025/2/5 31双重劳动关系的赔偿,关于双重劳动关系有关争
2025/2/5 32开车未随身携带驾驶证怎么处理,驾车必须携带
2025/2/5 36北京倡衡律师获聘担任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2025/2/5 342022年房屋拆迁需要子女签字吗
2025/2/5 36京云律师解读:老人卖掉唯一的住房,竟被中介私吞60万房款!
2025/2/5 36盈科律师接受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采访
2025/2/5 34遗嘱有争议四年了在普法院起诉法院会支持吗
2025/2/5 32武峰律师专家解读——借助司法判例的指引规范作用 夯实汽车经销商合规意识
2025/2/5 3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5/2/5 37喜讯!铭达所及铭达律师荣获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表彰
2025/2/5 36县政府违法强拆,法院确认违法
2025/2/5 35